以天干为例有什么含义天干五行甲子(天干能看出什么)
天干有什么含义?想预知?就看天干
丙火为日。《说卦传》日:离为火为日,日与火皆文明的预兆,是以丙火为日之名不易焉。太阳朝出而夕入,阳火寅生而酉死,而又何异乎?凡六丙生冬夏,不如春秋,春日有暄万物之功,秋阳有燥万物之用,冬则阴晦,夏则炎蒸,宜细堆之。 丁火为星。丙火死而丁火遂从生焉,在天之日薄而星回也。类如此星象唯入夜故灿烂,阴火唯近晦故辉煌,丁不谓之星而何?凡丁日生人喜遇夜,喜遇秋,如星光之得时也;又喜走身弱地,如石里所藏属丁火,石虽在水,即时取击,亦自有火;其丁巳一日,多克父兄老婆,盖财忌劫比,兄屈弟下,巳中有戊土,伤官也。 戊土为霞。土无专气,依火而生,霞无定体,借日以现,知丙火之为日,则知戊土之为霞矣。是霞者,日之馀也,日尽而霞将灭没,火熄则土无生意,故谓之霞也。如戊土日主爱四柱带水则为上格,霞水相辉而成文也;更喜年月干见癸,癸则为雨,雨后霞现而睹文明也。 己土为云。己土生居酉,酉,兑方也,其象为泽。先正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然则云者,山泽之气也,己虽属土,以此论之,则其谓之云也亦宜。故甲己合而化土,其气上升而云施;云雷交而作雨,其泽下究而土润。此造化之至妙者与!!!凡身主属己土,贵坐酉,贵春生,贵见印,坐亥者不可见乙木,云升天,遇风则狼籍而不禁也。 庚金为月。庚乃酉方阳金,何以知其配月乎?曰:五行之有庚,犹四时之有月也;庚不待秋而长生,然必秋而始盛;月不待秋而后月,然必秋而益明。以色言,月固白也,其色同矣;以气言,金生水也,潮应月也,其气同矣。经云:金沈在子。见其与月沈波也,三日月见庚方见,月初生与庚为位也,故曰庚金为月。如人庚日生者,八字有乙巳字出,谓之月白风清,秋为上,冬次之,春夏无取。 辛金为霜。八月,辛金建禄之地,是月也天气肃杀,白露为霜,草木黄落而衰,故五行阴木绝在此地,若木经斧斤之斩伐,未有所生焉者也。斧斤以时入山林,严霜以时杀草木,揆之天道,参之人事,信乎辛金之为霜矣。如辛人坐卯,未透乙,大富,坐亥透丙则贵。爱冬生。 壬水为秋露。春也有露,何独拟之以秋?盖春露、雨露既濡之露,秋露、霜露既降之露也,露一也,春主生,秋主杀,功用不同有这样,然吾以壬为秋露也,盖露属水,而壬水生在申,水本能生木者,水既然在此而生,木何因为此而绝?故知 壬之为露,秋露也。如壬日生秋,见丁火最显,丁为星河,壬为秋露,一洗炎蒸,象纬昭然矣。 癸水为春霖。癸水生卯月,号曰春霖。盖阴木得雨而发生也,然至申则死,七、八月多干旱也。且卯前一位是辰,辰,龙宫也,卯近龙宫而水生,龙一奋遂化为雨焉;卯为雷门,雷一震而龙必兴焉,观此则癸水其春霖矣。如癸卯日透出己字者,有云行雨施的预兆,其人必定会有经济才也。春夏吉,秋冬不吉。
天干 预示什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天干指方位五行: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地支指时辰和“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是一个道理天干,亦称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用于表现次序的符号,常和“地支”连用。天干 的一十个符号代表着事物的十个状态和逻辑顺序。群书考异中说:甲是拆之义, 指万物剖符而出。 乙是轧之义, 指万物出生, 抽轧而出。 丙是炳之义, 指万物炳然著见。 炳,长势正旺丁是强之义, 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之义, 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之义, 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之义, 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之义, 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之义, 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之义, 指万物可揆度。我国古代分别将天干和地支相配,用来预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纪年历法,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其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在咱们国家古时候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以纪月、纪年、纪时等。
八字天干预示什么
提问一:四柱中天干和地支是什么意思,各自预示什么? 你好,天干代表天,地支代表地,地支中藏干是人元,代表人,是天地人三式论命金科玉律,八字用日柱天干为太极论自身命运,日元代表本人,日支代表配偶,其它天干主外,代表外五行相应的人或事,如甲木代表头,地支主内,代表腹脏,如已火代表心脏,请采纳 提问二:四柱里的天干是什么 四柱里的天干是什么 八字是:癸亥年,乙丑月,丁巳日,丙午时。 年柱天干癸水,属阴。年支亥水。 月柱天干乙木,属阴。月支丑土。 日柱天干丁火,属阴。日支巳火。 时柱天干丙火,属阳。时支午火。 日主丁火,火命。是火多缺金。 是阴年阴月阴日阳时出生的。 提问三:八字天干有什么含义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提问四:生辰八字有什么含义 生辰八字也可以这样说八字,其实也就是说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预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按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作用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但是我们在这儿要讲的不是怎样“测八字”,而是怎样算八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自个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预示。 注意和提防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两千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因为农历两千年交立春是阳历两千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两千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预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和提防月干支不是以阴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之义, 预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预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预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预示夏季开始, 炽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刻,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预示已进入暑天, 炽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预示炽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预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预示冬季的开始, 表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预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预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预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下面是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提问五:四柱里的干透有什么含义 是还是不是“透干”啊? 透干是八字恭中,干是单纯的,不过地支有藏干的。如子中:“癸”, 午中“丁,已” 卯中乙,酉中辛。其它还有,不一一例举。假如八字当中地支所藏,在天干中有出现,那么这个天干,就是透出的,亦称透干。地支则作为天干之根。如:八字当中,天干有甲,地支中有寅,但寅中藏甲,丙,戊。那么甲就是透干了。 问题六:生辰八字所代表的干支五行为什么? 你的性别? 生下来时所在的城市? 天干共有十个,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地支共有十二个,各地支之五行着重是说它的主气的五行,而地支中各藏一至三个天干,叫做支 *** 元。而中困玄学中以天干代表天,地支代表地,而人元代表人,是为天地人三元也。 假如按你报的时辰来起八字四柱,一定不是五行齐全,把藏干五行算进去亦不是。但是要算清楚你生下来时的真太阳时,才能确定你的生下来时辰,因此才在刚开始时问了你两个问题。 问题七:生辰八字具体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您好; 八字,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预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午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八字推算又称批算八字、测八字、亦称四柱推命。按照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作用关系,推测人的吉凶祸福。假如你搞懂了里边 的奥妙秘诀,那么自己批算八字也完全是可能的。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60甲子。那生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预示,正好有八个字,所以叫生辰八字,又叫它是人的八字。 具体介绍如下: 1。排年柱 年柱,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预示。注意和提防: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阳历两千年2月4日22点17分生,因为农历两千年交立春是阳历两千年2月4日20点32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两千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2。排月柱 月柱,即用干支预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和提防月干支不是以阴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农历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一月为寅月,以下依次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说的十二月不全相同,是以24节气为标志的。 这样,只要晓得了生日是农历几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 3。排日柱 日柱,即用阴历的天干地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因为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原因,日元支需查找万年历。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生日的干支的精密推算是特别复杂的。它呢其实是由古时候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天干地支,紧接着按顺序推下来的。要晓得生日的天干地支,只可以查万年历,并且是阴阳历对照的万年历。假如不晓得生日是农历多少,皆可以查看万年历。 4。排时柱 时柱,用干支预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阴历记时中跨两个钟头,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23点--凌晨1 丑时:1点--凌晨3 寅时:3点--凌晨5 卯时:5点--凌晨7 辰时:7点--上午9 巳时:9点--上午11 午时:11点--上午13 未时:13点--下午15 申时:15点--上午17 酉时:17点--下午19 戌时:19点--晚上21 亥时:21点--晚上23 生时的天干地支可以由生日的天干地支推出来。古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正好如今的两个钟头是一个时辰。深夜23点至凌晨1点是子时,1点至3点是丑时,3点至5点是寅时,11点至13点是午时,13点至15点是未时,15点至17点是申时,17点至19点是酉时,19点至21点是戍时,21点至23点是亥时。这几个是生时的地支。生时的天干是由生日的天干精密推算出来的。 5。从生辰八字命理看五行为否缺 知道了生辰八字,就能够推断五行的情形了。综上所述,只要四柱中五行均匀,都是好命。假如日主的天干太小或克它的太多,则不好,但假如日主太多,生它的又许多,盛极而衰,也是不太好。那么判断四柱中五行缺什么、多了什么或是用什么克制,都需要仔细剖析生辰四柱里的五行。。。。。。>> 问题八:四柱四柱中的干支各预示什么属性? 干支阴阳及属性: 天干10个,地支12个。 甲乙同属木, 甲为阳, 乙为阴 丙丁同属火, 丙为阳, 丁为阴 戊己同属土, 戊为阳, 己为阴 庚辛同属金, 庚为阳, 辛为阴 壬癸同属水, 壬为阳, 癸为阴 亥子同属水, 子为阳, 亥为阴 寅卯同属木, 寅为阳, 卯为阴 巳午同属火, 午为阳, 巳为阴 申酉同属金, 申为阳, 酉为阴 戌未同属土, 子为阳, 未为阴 辰丑同属土, 辰为阳, 丑为阴 干支方位: 甲乙东方木 丙丁南方火 戊己中间位置土 庚辛西方金 壬癸北方水 亥子北方水 寅卯东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辰戌丑未四季土 问题九:八字大运着重是看天干还是看地支? 干和支都要看,按道理来讲是十年一大运,前五年着重看干,干七分支三分。后五年着重看支,支七分干三分。干支都要看,比喻说:此刻一个八字走木运好,走甲寅、乙卯就是最有利的运,由于天干地支都是木,甲子、乙亥也是好运,由于天干是木,地支是水,水生木,木有强根,力量大!!!走甲申、乙酉金运,天干虽是木,不过地支是金,木被克,木力量不大!!!走甲戍、乙丑土运,天干是木地支是土,木泄气,木力量也不大!!!再看大运的时刻还要看天干有无合化,地支有无刑冲合化害!!! 问题十:生辰八字八字中的时柱的天干如何确定 生辰八字也可以这样说八字,其实也就是说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预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按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作用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但是我们在这儿要讲的不是怎样“测八字”,而是怎样算八字。 排列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自个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预示。 注意和提防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两千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因为农历两千年交立春是阳历两千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两千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预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和提防月干支不是以阴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含义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之义, 预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预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预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预示夏季开始, 炽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刻,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预示已进入暑天, 炽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预示炽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预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预示冬季的开始, 表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预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预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预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年上起月表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
天干地支有什么含义?
干大于支,天干与地支是剖析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的重要参数且使用于各式术数,是各式术数的基础。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假如不明之处欢迎一起探讨。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叫作“十天干”,简称“天干”。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天干读音: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n)、亥(hài);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代人们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主要用于计时。12生肖用于记年。
十二地支对应12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作“十二地支”,简称“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天干地支纪年的口诀诀窍是: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为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2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1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得“辛”,再将基数2018除以12得余数是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丑”故2021年为辛丑年。(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
计算方法就是: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无论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相应的位数;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无论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相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第1声)、亥。
十二地支又与12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
2。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何谓天干,何谓五行?
何为天干?
远古时代古代人们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不过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之组合,形成了60甲子,60甲子用来阐述天地人之学。
《世本》曰:"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从文献记录载入来看,黄帝时期就有十二地支,都代表了每一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显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录载入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天干地支,是应用易学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许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它来认知。
十天干:
故事联想:四个人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在屋子(戊己)更新(庚辛)人(壬)用的柜(癸)子。
何为地支?
地支共12个,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故事联想:一个孩子(子)看到一只丑银猫(丑、寅、卯)在城市(辰、巳)无畏(午、未)地奔跑而出,神游四海(申、酉、戌、亥)。
何为五行?
所谓"五行",《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古时候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围系统。"五行"的"行"有"运行"之意,所以"五行"含有"变动、运转"这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亦即通常来讲所说"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最早出此刻道家学说中。它着重整体概念,目的是描述事物的运动规律以及转变关系。假若说阴阳是古时候的统一对立学说,则五行可谓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类似,但在偏重纯科学的近代,这种集哲学、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诸多科学于一身的论理,没有得到应有的注重和重视和研究,更谈不上汲取精华和发扬广大了。
"五行"并不是说"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一样属性的抽象概念。随着“五行”学说作用与影响的扩大,辐射到了诸如内丹、饮食、医学、音乐、术数、地理等方面。如“五行主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行主五官”(耳、鼻、口、眼、形)、“五行主五色”(青、赤、黑、白、黄)、“五行主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行主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行主五方”(东、西、南、北、中)……。
五行学说在我国历史上,直至现代都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效果和作用与影响。在教义上,“五行”又常与“阴阳”相对举。故世人常说:懂的“阴阳五行”之道,尽矣!!!
何为八卦?
八卦为:乾 (qián)、坎(kǎn)、艮(gèn)、震(zhèn)、巽(xùn)、离(lí)、坤(kūn)、兑(duì)。
故事联想:前(乾)面看(坎)见有人拿根(艮)针(震)训(巽)叛离(离)而被捆(坤)回的队(兑)员。
我们把天干和五行结合在一直,就能够利用五行的相克相生金科玉律对天干进行生克了。打比方说,甲乙木能够生丙丁火等等,甲乙木能够克戊己土。
氮素,天干还有其他作用关系,那便是相合。具体是: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类似地,我们把地支和五行结合在一直,就能够得到地支之相克相生关系了。打比方说,子水能够克午火生寅木等等。
氮素,地支关系比较复杂,不止存在相克相生的关系,还有相冲、相害、相刑、相合、三合、三会。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窥探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二十四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录载入,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农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代人们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时候的中国人来讲,天干地支之存在,就好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几个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因此这些数字被赋于之义就愈来愈多了。
天干地支之作用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60甲子,或许是那个时候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依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那么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咱们国家古时候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用处,十分容易精密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天干地支分别指什么?
夏历中用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_、昭阳。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_、协洽、_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简化后的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之发明作用与影响深远,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对应12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更多阅读
古代人们曾以干支记录生日,为一次生日或许不止等4年
中国人很早就会开始记忆本人的出生日期,但是最开始是以干支纪日的形式记录的。公元前4世纪,著名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寓意讲的是自己出生在寅年正月的庚寅日。此处的“庚寅”就是中国古代人们用以纪日的方式。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之合称,有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这两者可以组合搭配成60对,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
两汉以前,历史记录中的日期都是以干支纪日的方式出现的,这直接决定了出生日期的记录方式。例如,鲁庄公出生于公元前706年9月丁卯,与其父鲁桓公同月同日,所以取名为姬同。假如依照数字纪日,这父子两人的出生日期并不相同。
《左传》中还记录载入了一位老者给guanyuan出的算术应用题。
公元前543年,晋悼公的夫人向国人发放救济粮,绛县有一个老人前来领取。负责的小吏询问他的年纪,他回答道:“我只不过是一个地位卑下的小民,不晓得怎样计算年岁。只记得我生长于正月甲子日,那是一个朔日,至今第四45个甲子已经过去1/3了。”
小吏不晓得怎样计算,就去请教当朝的gaoguan。大夫师旷说:“我晓得了,那是73年前,那一年狄国侵犯了鲁国。 ”文伯说:“到今天26660天了。 ”即444乘以60,再加上60的1/3,得26660天。
这个故事体现出,那个时候的一般人对于本人的出生日期也是有记忆的,同样是以干支的形式。
也许等6年才能过上一个生日。
干支记录的出生日期有害于产生生日的概念。
first of all,咱们国家的传统历法以月亮的盈亏周期作为一月,并与阳历的节气相结合,是典型的阴阳合历。战国以前,固然天文历法可以预先排定历谱,但因为天文学不发达,常常还need依据实际天象进行调整。
例如某日在预先排定的历谱中是月末的晦日,但当天发生了日食,事实上是下月的朔日(月亮与太阳同时出没的日子,在天文学中严格的定义是日月同黄经的时候为朔)。
在阴历中,朔被定为一个月的起始,那不如就可能修改历谱,重新确定其所属月份,下月的日期若以数字预示,就会全部改变。此外,闰月的安插在战国以前也显得没有固定规律。这样的状况下,以数字形式排定日期并不实用。
其次,在传统历法中,一个历月只有29天或30天,而一甲子却有60天。这就可能出现连续多年某月没有某个干支日期的情况,假如连续5年的9月没有甲子日,可是,这个人也许6年才能过上一个生日。
这样,以出生日期来核实确定本人的年岁就显得很不方便。所以中国人最开始是以阴历的新年作给自己年岁加增的生命周期刻度,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汉代以后,历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依据天象可以较为准确地精密推算出今后多年的历谱,这就为数字纪日的产生准备了前提条件。在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中,就显现了“七月四日”如此的数字日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字纪日逐渐流行,而生日概念的产生,恰恰也在此时。随着历法的不断完善,每一天的日期也能够可靠地提前确定下来,以年为循环周期的生日概念也就在齐梁时期产生了。
逢19整数倍岁数阴历和公历是同一天。
与阴历相应的是公历。公历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个外来事物。到目前为止,中国使用公历也仅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固然公历此刻使用得相当广泛,但因为阴历对中国人的作用与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当人们提到生日时,常常会同时记起本人的阴历和公历的生日。
公历生日和阴历生日的关系,有一个有意思的19年周期。例如,公元1984年1月1日是阴历11月29日,19年后的2003年1月1日的阴历日期又是11月29日。这着重是两种历法的置闰规则产生的结果。
阴历的朔望月周期是29、5306日,一般“十九年七闰”,即19年有235个月。如此算来,19个阴历年平均有6939、691日。而现行公历的年长为365、二十四22日,19个公历年平均有6939、6075日。
可见,19个公历年的日数和19个阴历年的日数几乎相等。于是,每逢19的整数倍岁数时,公历生日和阴历生日非常可能与19年前一模一样地重合在一起。
不过 也不一定都这样,由于阴历和公历置闰并不同步,也也许会使两者在19年后相差一天。尤其是在出生前不久正巧遇上阴历闰月时,可能就差得更加的多了。例如,1984年有闰十月,1985年1月1日的阴历日期是11月11日,而19年后,2004年1月1日的阴历日期则成为了12月10日,与19年前几乎相差一个月。
生日几何和命运没直接关系。
12生肖是由动物纪年法演变而来。以动物纪年的方式方法,最初曾流行于我国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后来又和干支纪年法相融合,由此就产生了“12生肖”之说。因为我国早期采用干支纪日、纪年,所以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也就对应着一定的天干地支,进而又演化出了“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和人的生肖,原是中国古代人民一种记忆出生日期的方式方法,但在古时候宿命论思想的作用与影响下,后来这 “生辰八字”和“12生肖”都被涂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甚至掺进了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知识混装大无极-天干地支
一.十支纪年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之寓意:干支是天干,地支之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日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循环往复,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多个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天干地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二十四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依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剪掉鞭子》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是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12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天干地支年,就是“鼠年”,此一年里出生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天干地支年就是“牛年”,此一年进而出生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12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预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24小时,而中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预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24小时和十二时辰对应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4。由公元推干支记年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二十四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该表于公元前后的精密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式方法如下: 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天干地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总结出余数,紧接着再减去4,最后依据所得结果查表相应序数所相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天干地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天干地支:1911÷60余数是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相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因为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是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天干地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依据所得结果再查表相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天干地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天干地支:221÷60,余数为41,以57-41=16,查表一16相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相应的干支应为庚辰。同样因为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天干地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相应的干支为壬戌。其余可以类推。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5。速查干支阴历纪月法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按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精密推算即可。 比如:2006年为丙戌年,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6。速查干支纪日法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六、G 除以10的余数为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为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预示取整。 比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天干地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97 除以10 余数是 7 ,天干之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数是 9 ,地支之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天干地支日是庚申日。何谓天干? 何谓地支?
《五行大义》中说,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所以有枝干名也。”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之含义:甲是拆之义,指万物剖符而出。乙是轧之义,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丙是炳之义,指万物炳然著见。丁是强之义,指万物丁壮。戊是茂之义,指万物茂盛。己是纪之义,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更之义,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之义,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之义,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癸是揆之义,指万物可揆度。地支之含义:子是兹之义,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系之义,既萌而系长。寅是移,引之义,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卯是冒之义,指万物冒地而出。辰是震之义,物经震动而长。巳是起,巳之义,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午是仵之义,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昧之义,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暖昧。申是身之义,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之义,指万物老极而成熟。戌是灭之义,指万物老极而成熟。亥是核之义,指万物收藏皆坚核。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12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代人们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天干之汉字数目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之汉字数目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何谓天干地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咱们还是要明白的
天干地支是指的是什么意思,天干地支分别指什么
天干地支是指的是什么意思
“天干”和“地支”是中国古代历的一个创造,简称“干支”。干指天干,主运行流动,计有十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主固定不移,计有十二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古时候人们长期观察日月星辰的望晦朔弦和岁时季节的变化规律,用它来作为精密推算历法,记事宇宙变化的一种号。
天干地支不但仅是一种简单号,它有其自己一身的内在意义。依据《史记·律书》所载,十天干中:
甲是“田”字出头,预示万物皆生于土,它预示着生命的开始,象征一切事物的开端,代表万物始发,阳气初生,故甲居之一位;
乙字,即屈之义,形容生物始出,形状幼弱,弯曲未伸的预兆;
丙字与炳同义,有显著之寓意,即已成苗;
丁字有壮大之寓意,言其幼苗已壮;
戊字同茂,言其苗壮繁茂;
己字含有止而不进的意思;
庚字言其生成之极,开始变为果实,它代表了事物发展的转折点,代表下一代生物即将开始;
辛与新同,犹言万物成果而新的生机孕育于内;
壬与妊同,有妊养之寓意,预示下一代生命又妊育起来;
癸与揆同,有等待之寓意,就是生物揆其春令时节和风至,万物生,从而说明由甲到癸预示着生物始生、繁茂、盛壮、收循环不已,终而复始。
十二地支中:
子与籽同,言其种子开如孳萌;
丑与纽同,言其纽曲欲伸,以待阳气之发;
寅有发展的意思;
卯与冒同,指万物破土而出;
辰有伸张的意思,言其万物舒展向上;
巳指盛;
午指长大,为交替之时;
未同味,以示万物长成、有了滋昧;
申有成的意思,预示万物成材,行将就熟;
酉字象征万物衰老的预兆;
戌与灭字同义,言其万物走向衰亡;
亥同核义,旧物已灭,新生再孕,结果成核(种子)的意思。
由此可见,十二地支由子到亥也预示着生命的始生繁茂、盛壮、收循环不已,终而复始。
用干支作为号来记述岁、月、日、时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古天文仪上,以干支为周天刻度的读数反映着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和空间标记。所以干支在被用以计算岁、月、日、时的岁时表号与实测大致相同。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指出的“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甲子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灵枢·卫气行》指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这是运用干支来计算岁、月、日、时,从中了解宇宙空间及时间的气交替运化,四季寒暑,盛衰,气令周期的测试。随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进步发展,干支运用逐渐演变成为推数论理,阐述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和。
干、支配合规律是:一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二是天干轮六周,地支轮五周,所谓“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三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顺序组合就构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癸亥等六十组干支的名称。
因为天干起于甲终于癸,计有十数,地支起于子终于亥,计有十二数,二者配合起来,到到之一个干支一一甲子时,天干须轮六次,地支转五次,即为天干10X6=60,地支12X5=60,这便是一般所说的六十环周法,亦即古时候所称的“60甲子”。它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干支的重要基础。即所谓“吾国古时候造甲子,六十年一大周年,五年中有六十月而周月,五日内有六十时而周时”,皆以此来精密推算。
【文中素材图片 于 络,如有 请 】
上面便是与天干地支是指的是什么意思有关的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之共享。看完天干地支分别指什么后,希望这帮助到大家!!!
何谓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12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代人们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以纪月、纪年、纪时等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窥探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依据《五行大义》中记录载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所以有枝干名也。”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二十四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录载入,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农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代人们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时候的中国人来讲,天干地支之存在,就好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几个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因此这些数字被赋于之义就愈来愈多了。 古代人们(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致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代人们所以就获得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如今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或许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夏历中用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_、昭阳。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_、协洽、_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简化后的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之发明作用与影响深远,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天干有十位它们的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位依次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取意于树木,“干”犹如树木躯干,强壮因此为阳。“支”犹树木之枝,弱因此为阴。因此“干”为天干,“支”为地支。八字网为各位整理了天干地支之其他说法,供您参考。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60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60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二十四。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1年,乙丑为第2年,丙寅为第3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阴历己巳年,1930年是阴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阴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见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一个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阴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天干地支便是干支年纪。假如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精密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60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1日,乙丑为第2日,丙寅为第3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循环往复,循环下去。例如阴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恰巧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24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天干地支,便可推知其余。【简单介绍】[编辑本段]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12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代人们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以纪月、纪年、纪时等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窥探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成60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依据《五行大义》中记录载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所以有枝干名也。”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二十四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录载入,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农历和阳历。天干地支,是古代人们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时候的中国人来讲,天干地支之存在,就好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几个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因此这些数字被赋于之义就愈来愈多了。古代人们(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致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代人们所以就获得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如今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或许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来源】[编辑本段]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便形成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论理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的预兆。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毕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间位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因为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代人们用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此亦为五行的来历起源。因在每一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炽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得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时候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得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预示长夏湿土之气得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乃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含义】[编辑本段]▲干者犹树之干也。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支者犹树之枝也。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酉:就也,万物成熟。戌:灭也,万物灭尽。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作用】[编辑本段]——可精密推算中国历史年代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60甲子,或许是那个时候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依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那么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号。干支法在咱们国家古时候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用处,十分容易精密推算历史时间。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天干地支与夏历】[编辑本段]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60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60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效果结果。中国历法蕴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循环往复,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一个月的地支永恒不变,紧接着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1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60甲子,刚好五年。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永恒不变,每一天十二个时辰。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_、昭阳。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_、协洽、_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简化后的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之发明作用与影响深远,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